close

海口海底村莊遺址: 沉睡四百多年的地震奇觀

在海南,400多年前的1605年7月13日,也發生過一次大地震,瓊北東寨港與鋪前港交界處一帶,72個村莊和千頃田野頹然陷落,永遠陷落大海,成為舉世罕見的“海底村莊”。


六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,日本發生9.0級地震引發海嘯至數萬人死亡或下落不明,震驚世界;而在海南,400多年前的1605年7月13日,也發生過一次大地震,瓊北東寨港與鋪前港交界處一帶,72個村莊和千頃田野頹然陷落,永遠陷落大海,成為舉世罕見的“海底村莊”。據專傢考證,這次大地震是海南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。震後的“海底村莊”遺址現已成為中國十大奇特的水下景觀。

退潮後,海底村莊遺跡展現在人們眼前

黃宏遠熱情地帶著記者來到海邊介紹情況

2011年底,祿尾村建立瞭“瓊北地震海底村莊建築遺存陳列”

海底村莊奇觀是中國唯一的因地震導致陸地陷落成海的古文化遺址,位於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。如今在退潮時,從鋪前灣至北創港東西長10公裡、寬1公裡的淺海地帶可見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縱橫。從東寨港至鋪前灣一帶海灘上,古村莊廢墟遺址隱約可見。

近幾年來,許多國內外遊客紛紛慕名到海底村莊參觀、探古。他們深深地被這片神秘莫測的地震遺址吸引著。他們憑吊當年因地震災害沉淪於海底的古人,更傾心今天這個風景宜人、水晶宮般美麗奇特的旅遊勝地。

探訪神秘的“海底村莊”

古村落記證勇闖南洋的輝煌

林市村是個美如仙境的古村,400年前與大地震擦肩而過,是這一段歷史的見證者。林市村原名儒林村,是取讀書人之義而得名。後因發生大地震後,地域發生瞭變化,陸地變成海,形成一個內陸小港口,而且有古村道(當地人稱官道)通往儒林村前龍尾頭碼頭(石橋),直通東南亞各國,此地漸成商埠,因而易名林市村。古村積淀著近千年人文歷史,村中有南洋漁村特色的百年古屋,昔日的豪門大院陳傢大院、饒傢大院、林傢大院如今成為一道奇特的景觀。

陳傢大院的奠基人是陳貴仁,一生行善無數,福澤鄉裡,至今仍為後人傳誦。他除建自傢住宅外,還捐建廟宇、學校、祠堂等。在他的影響下,胞弟陳貴福也捐銀建造龍尾頭石橋(碼頭)。陳貴仁被皇清浩封五品官銜。

陳傢大院的雕刻與彩繪精致細密,大院頂屋兩端,雕塑龍頭的圖騰造型,有著濃鬱的海南古民居建築特色,從陳傢大院的格局可以看出當年的恢宏氣勢,它見證著陳傢榮耀興衰,也折射著林市村歷史的變遷。

瓊北大地震不僅改變瞭地貌,也改變瞭附近村民的生活習性,男的下海捕魚,女的織網操持傢務。在滄桑巨變面前,他們沒有退縮,反而更加堅毅。

據介紹,地震後的第36年,公元1641年,漁民林樹華,從現在的林市村出發,獨自駕著一艘小漁船,配備簡單的網具,渡過瓊州海峽抵達海安。他們沿著海岸線向西航行,一個月後,到達越南一個叫芽莊的地方,並在當地定居,開啟瞭當地人“去番(出洋)謀生”的先河。

林樹華成功闖南洋,大大激勵瞭當地村民,人們紛紛效仿。1690年,村民饒昭聰、陳貴仁,用4年時間造瞭兩艘排水量為200擔的帆船。1695年,饒昭聰、陳貴仁第一次遠洋出海,歷時一個月到達瞭泰國的北汶浪港。之後,饒、陳等人以船為生,以船為傢,往返於新加坡和泰國間。從泰國運大米和柚木往新加坡,再裝運各式工業品回泰,一年往返四五次之多,收入頗豐。

1696年,饒、陳二人載著滿船大米、柚木和佈料返回瓊山傢鄉,轟動一時。附近的村民紛紛趕來,搭乘演海的帆船隊出洋。每年搭乘帆船往南洋謀生的鄉民有3000多人。

龍尾石橋坐落在村西古渡口,橋長約30米,11孔,橋墩為“H”型,承載著由33塊方石條組成的橋面,古時候是村民出去闖蕩的起點,現在村裡的漁民仍把它作為碼頭,方便上下船。這座石橋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。

站在暮色蒼茫的渡口前,凝望著大海之中的古村遺址,追憶與感懷重重。向北望去,海風徐徐,煙波浩淼,漁民們駕著漁船向著大海駛去,我的想緒也飛出很遠:歲月流逝,滄海桑田。如今,渡口那一幅幅讓人追憶的風俗畫卷,曾描繪出瞭車水馬龍的繁華,它承載著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美好的回憶,也記證瞭村民們勇闖南洋的輝煌歷史。

如何保護和開發“海底村莊”

海底村莊是自然與人文景觀二者並存與交叉的歷史遺跡,不僅有一定的歷史文物價值,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然科學研究價值;海底村莊顯然具有濃鬱的神秘色彩,如果能把它的佈局廓清,讓古代的村莊、民居、古廟、墓葬等更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,當是國內獨有的旅遊資源。據悉,海南作為海洋大省,被國內列為水下考古的重點培養對象。沉睡瞭400多年的海底村莊,期待被重新喚醒的一天。

近年來,不少專傢已多次呼籲:盡快將海底村莊保護起來,至少要進行原生態的保護,把海域控制起來,其中要禁止潛水挖掘,要禁止破壞性的建設;否則,不遠的將來,這個“全國唯一”、“世界罕見”的水下景觀,可能面目全非。

有關人士認為,海南的自然景觀資源已普遍得到瞭保護和開發,但文物古跡的開發卻還遠遠不夠。海底村莊,體現瞭文物古跡與自然環境相依仗、相輔相承的關系;既有歷史,又包含瞭自然現象、人文內容,這無疑是國內旅遊資源中的一大“亮點”,一旦開發利用成功,對豐富海南的文化內涵、提升海南的知名度,都有不可估量的意義。

瞭一座房子,以便讓他們有傢可回。

但是這種猜測很音響後級系統快就被否定瞭,若潛到水下,深入觀察,整個村子的設施陳設完全是人類生活的全貌,村子很可能是由於某種原因而完全沉沒瞬間定格的。

是什麼原因導致瞭72個村莊的沉沒呢?

當地還流傳著另一個神話傳說:

生活在海邊的古人一直有祭海祈求平安的習俗,但是到瞭明代,人們發現祭海似乎沒用,遇上惡劣天氣,人照死,船照沉。於是當地居民就停止瞭祭海,可是,祭海一停卻引來瞭大禍,惹怒瞭海龍王,結果海龍王發怒,一夜之間,72座村莊就全部沉入海底。

還有一種關於海平面上升的猜測,近年來的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,許多地勢低窪的地方被海水淹沒,這一說法其實根本不靠譜。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很慢,近50年來上升趨勢才有所明顯,而近一百年間全球海平面大約上升瞭10-20厘米,演豐鎮的這些海底村莊距離海平面約5米,顯然,村莊的沉沒與海平面上升無關。

猜測歸猜測。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古村沉入海底呢?當地一戶居民的族譜中的一段文字記載,解開瞭古村沉海之謎:明萬歷三十二年,瓊州發生瞭大地震,數十座村莊和千頃田野轟然陷落,山化海,人為魚。原來,海底村莊的形成是因為“地震”。

專傢經過對周邊海域的地質學分析,也證實瞭“地震”這一外力誘因的正確性。這場海南歷史上最大地震,震中位於原瓊山塔市附近,震級7.5,極震區最大烈度達10度,震源深度15公裡,地面一次垂直升降幅度最大達3米至4米,陸陷成海遺墟的分佈達100餘平方公裡,包括數十座古村、墳場、牌坊、橋、樹、耕地、鹽田,以及地震裂痕溝和沙土液化冒水噴沙帶等。瓊山、文昌、澄邁、臨高四縣受災最嚴重。在重災區,所有的建築傾塌殆盡,居民死傷無數,大面積地陷村沉,造成陸地成海,沉陷面積100多平方公裡。

對於明代這場瓊北大地震,《瓊州府志》、《瓊山縣志》和《文昌縣志》均有記載:“官房、民舍、祠堂、城廓、坊表等倒塌殆盡,田地陷沒者不可勝記。”

黃宏遠老人的傢譜《黃氏傢譜》“地裂志”中也有記載:“人世滄桑,地震改變瞭此一帶的地理,截斷瞭與鋪前市的半海陸路線。原來儒林村(現在的林市村)一帶與鋪前市之隔離僅一衣帶水,隻要向北淌過一條小溪溝,沿茄椗林走上去便到鋪前市。這一帶農民常到鋪前做買賣。

那次大地震是整個沉陷、體塊垂直下降的,古村所在的陸地區域恰好處於正東西向和北西向的斷裂帶中間。因此,陸地陷落、海水湧入。

72座古村就這樣成為瞭海底村。據專傢考證,這次大地震是海後級換電容南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,海底村莊,成為國內唯一的地震陸陷成海遺址。

至今,400多年前的那場大地震留下的裂溝還在,叫做“絕尾溝”,橫貫於東寨港海底,深10多米,寬20多米。溝東的古河道上,至今仍有一座石橋橫跨河道兩旁。神奇的水下村莊景觀,這在我國地震史上,實屬罕見。演豐鎮的海底村莊,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唯一一個陸陷成海的地震廢墟。想要一睹海底龍宮全貌,可沒那麼容易,得18年一次呢。每隔18年發生一次天文大潮,海水會退下去十幾米,海底村莊就會顯露出來。

電影《深海尋寶》有一鏡頭令人難忘:男主角傑拉德和女友薩姆是潛水愛好者,他們在茫茫深海中尋找各種“寶貝”來維持他們的生活。有一次,他們意外在海底發現一架失事貨機殘骸和一艘傳說中的海盜船,船內滿是金銀財寶……海底的世界是奇妙的,誘人的寶藏就在海底之中。在海南的東寨港至鋪前港一帶的海底,也有誘人的寶藏,400多年前,72個村莊和千頃田野頹然陷落,山化海、人為魚,小溪般的東寨河變成瞭一片汪洋大海。如今,海口東寨港、鋪前港、北創灣、東營港一帶,茫茫海底就是“海底村莊遺址”。

3月20日,三亞日報記者慕名來到演豐鎮海底村莊“尋古探寶”。演豐鎮是著名的僑鄉,是一個風情小鎮,街道整潔,民風淳樸。在村民的帶領下,記者開車來到林市村,74歲的村長黃宏遠熱情地帶著記者來到海邊介紹情況。黃宏遠是一位老漁民,20年前曾經給國內外的地質專傢做向導考察遺址,他相當熟悉這一帶的海底村莊。他站在村前的海邊指著那片海說:“這片海底就是海底村莊遺址之一。”因為當天沒有退潮,記者並沒有看到“遺址”的真容。據介紹,退潮時,從鋪前灣至北創港東西長10公裡、寬1公裡的淺海地帶可見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縱橫;從東寨港至鋪前灣一帶海灘上,古村莊廢墟遺址隱約可見;透過海水,可見玄武巖的石板棺材、墓碑、石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;離東寨港不遠的海灘上,有一座以方石塊砌成保存完整的戲臺。在鋪前灣以北4公裡處,有古“仁村”沉陷遺址,透過10米深的海水,當年村莊的庭院、參差的房屋遺跡依稀可辨。鋪前灣與北創港之間的海底下,一座雕工精細、四柱三孔的“貞節牌坊”仍豎立於水中。橫貫於東寨港海底的“絕尾溝”是地震留下的裂溝,深10多米,寬20多米。溝東的古河道上,至今仍有一座石橋橫跨河道兩旁。

黃宏遠說,他祖祖輩輩就生活在林市村,從小跟著父親黃習錄在紅樹林一帶的淺海裡打漁,哪裡有遺物他都十分清楚。他說,附近有一個叫“浮水墩”的小島,是當年所淹沒村莊的一處高地。島上有一大一小兩座古墓,墓頂圓椎形,墓前有石雕的祭臺。附近海下有當年沉入海底的戲臺。“我十八歲那年,還看到有石磨、石床、石椅等,都是用一塊完整的石料雕鑿而成的,如今,這些‘寶物’都不見瞭,隻剩下一些石棺瞭。”黃宏遠說,在“浮水墩”周圍的灘塗上,隨處可見一些碗、碟、罐、盆等碎瓷片,每當農歷初一、十五海水退大潮時,在鋪前、曲口一帶海面泛舟窺視海底村莊,可以看到成群的魚蝦在裡面穿梭往來,就像神話裡的“海底龍宮”。

黃宏遠從小就與海底村莊結下不解之緣。每逢有國內外專傢到海底村莊調查,請他作向導,他都樂此不疲。上世紀50年代初,有日本專傢來作過調查,當時揀瞭些碎瓦和一兩塊小棺材板,還拍瞭些照片;上世紀60年代中期,廣東地震局專傢陳恩民帶隊來考查,將幾件較完整的遺物帶回瞭廣東;80年代,有10多個美國人乘大客車在村裡呆瞭一段時間,在海底村莊取瞭一些埋屍骨的泥土,並帶走瞭一些碎瓦。

地處東寨港沿岸的祿尾村是1605年瓊州大地震留下的村莊。在村民黃世忠的帶路下,記者走進祿尾村,祿尾村有“瓊北地震海底村莊建築遺存陳列”和“荘林廟”兩處文化遺址。該村74歲的老村長蔣月香告訴三亞日報記者,隻有退潮時,坐上漁船才可以看到沉陷在水底的村莊遺存,有水井、臼椿、墳墓、牌坊和石板等。有漁民還曾拾到過海底的銀元。當地村民饒立應告訴記者,在地震之前,演豐和鋪前是陸路相連,中間隻隔著一個河道,人們來往非常方便。現在,兩地的居民隻能是隔海相望瞭。據瞭解,2011年底,祿尾村建立瞭“瓊北地震海底村莊建築遺存陳列”,供遊客們瞭解、探訪神秘的“海底村莊”。昔日的“海底村莊”成瞭吸引無數人前來參觀的奇特景觀。

地震解開“古村沉海”之謎

400多年的時光變遷,古村遺跡已經和海底的蝦兵蟹將融為一體,宛然一個“水下龍宮”。這神奇的水下村莊是怎樣形成的呢?人們有過種種猜測:

古代漁民為自己出海打漁淹死的親人建的,在陸地上,人死瞭可以有墓葬棲身,而在海底淹死的人卻無法睡棺材,於是傢人給他們在海底建




關註三亞搜狐焦點微信公眾號

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
搜狐焦點主編對熱盤的評價
求助:新悅都旁邊鐵路的聲音大嗎?


瑞都水郡

平均價格汽車音響後級系統規劃 : 23000元/㎡

位置 : 迎賓路與龍坡南路交匯處(龍坡村公交站旁)

熱線 : 400-099-0099 轉 11979

樓盤詳情


衍宏美麗春天4期

平均價格 : 12000元/㎡

位置 : 興隆國際旅遊溫泉度假區.迎賓路(銀湖酒店旁)

熱線 : 400-099-0099 轉 30110

樓盤詳情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h664w4i0 的頭像
    woh664w4i0

    你別問我阿

    woh664w4i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